
“最近天氣涼快了,正是騎游的好季節。而且最近亞運會上,中國隊拿了4枚自行車項目的金牌,看著讓人熱血沸騰。這不,國慶假期我就叫上朋友從豐臺騎到十三陵,來了趟秋游。”家住北京豐臺的梁先生告訴記者。
美團單車數據顯示,黃金周前5天,全國多地人均騎行里程和時長翻倍增長,北京、杭州、南京的騎行距離比訂單增幅高出3倍,濟南人均騎行里程同比增長402%,洛陽騎行時長增長321%,北京、上海、成都、天津、武漢、深圳、昆明、廣州、西安、南寧城市騎行熱度最高。
迪卡儂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自2020年起,中國自行車行業實現了約50%甚至翻倍的高速增長。在細分領域,公路自行車等專業車型的增長快于傳統車型。“從2020年到現在,整個自行車的產業體量保持持續上升,比較難得,可以說自行車是引領整個運動行業增長的主要力量之一。”
中國自行車運動協會數據顯示,作為亞運會上繼田徑、游泳之外的“金牌大戶”,自行車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在山東德州某家運動自行車研發生產基地,800多名工人滿負荷生產,需求訂單已經排到了今年年底。外貿上漲了68.5%,內貿更是上漲了218%。這兩個數據也說明,現在市場對于自行車的需求甚至到了‘一車難求’的狀況。”中國自行車運動協會副秘書長彭海波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下一步,協會計劃對騎行俱樂部、全國各地開展賽事活動進行統計分析,要辦人民群眾需要、人民群眾滿意和城市發展需要的比賽,這將對推動自行車運動水平提升、擴大自行車運動人口起到更大作用。”
除了騎行,在相關賽事帶動下,更多小眾體育項目被大眾關注,圍繞體育的相關服務消費同樣火熱。根據美團平臺數據,假期里,臺球、網球、壁球訂單增幅超1000%,射箭、馬術、攀巖等小眾運動陸續“出圈”。
中央財經大學體育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王裕雄對記者表示,“我國人口規模大,對不同運動項目的偏好呈現多元化特征具有客觀的人群基礎。關鍵在于供給側能否通過各種創新,包括技術、組織和商業模式創新,有效供給相對小眾的運動項目服務產品。”
相關政策也在進一步發掘體育賽事對體育消費的促進作用。不久前,國家體育總局發布《關于以重大體育賽事為契機組織開展體育消費促進活動的通知》,指出要圍繞重大賽事活動組織開展各類促消費活動。國務院9月底印發《關于釋放旅游消費潛力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也指出要推動體育賽事和旅游活動一體謀劃、一體開展,結合重大、特色賽事,培育“跟著賽事去旅行”品牌項目。
王裕雄指出,體育消費,特別是圍繞體育參與和賽事觀賞的融合性消費以及由體育所帶動的其他消費非??捎^,體育消費作為新型消費、體育產業作為朝陽產業,重要性正在加速顯現,未來還會有非常大的增長空間。